วันเสาร์ที่ 13 มีนาคม พ.ศ. 2553

汉语统称的人称代词与泰语分称的人称代词比较研究

汉语统称的人称代词与泰语分称的人称代词比较研究
[泰]魏清,泰国乌汶大学文学院中文系

摘要
泰语人称代词,一直是对外泰语、从事对泰国学生教授汉语的工作者以及语言学家研究的课题。泰语表示第一、第二和第三人称代词,在不同的场合、对象、动机中的词语是很不一样的,而汉语则使用统称的人称代词。本论文进行汉泰语人称代词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泰语人称代词的细致区分主要因为泰语注重性别、年龄、身份、地位、场合、动机等因素,有敬称、等称、通称、蔑称的区分,而汉语在人称代词里则基本忽略了这些方面的区别。
关键词:汉泰语比较研究,称谓语,人称代词,泰语,对外汉语教学

A Comparative study of general pronoun in Chinese and identifies pronoun in Thai
Assist.Prof.Dr.Metcha Sodsongkrit,
Ubontratchathani University,Thailand
Abstract
Pronouns in Thai language is being interested by many scholars, researchers and the person who teaches Chinese to Thai people. Differ from Chinese pronoun which is a general pronoun, pronouns in Thai language includes first, second and third person pronoun, and the use of pronoun is depending on the scene and the partner.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difference of Thai and Chinese pronoun. The study found that ,pronoun used in Thai focuses on gender, age, social status and intention. It can be classified as respect pronoun, equilibrium pronoun, general pronoun and cynical pronoun, that is not found in Chinese.
Keywords: comparative of Chinese and Thai, address terms, pronoun, Thai language,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前言
自1975年中泰建交以来,两国关系一直在稳定发展,两国的贸易往来逐渐增多,双方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旅游等等领域进行了日益频繁的交流与合作,双边旅游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到泰国的旅游者急剧增多,所有这些都导致对汉语人才的迫切需要。广大华侨华裔中的有识之士和目光远大的实业家因此而强烈地意识到在泰国大力发展华文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另一方面,泰国政府对方兴未艾的华文教育听之任之,默认进而鼓励和促进,也使他们放心大胆地实施他们的计划。
特别应提到的是,深受泰国人民尊敬和爱戴的诗琳通公主(Prince Maha Chakri Sirinthorn)自1980年至今一直师从中国驻泰国大使馆选派的资深教师,并孜孜不倦地学习中文。泰国皇室是泰国巨大的精神支柱,代表皇室的公主长期热衷于学习汉语,必定会影响进而吸引众多的泰国人效而仿之;与之同时,也必会推进泰国政府制定积极的华文教育政策。 发展中泰传统友谊和双方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同时发展面向21世纪的两国合作关系,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正是为了这一愿望,中国外交部长唐家璇于1999年2月初专程访问泰国,与泰国外交部长素林(Mr.Surin Pitsuwan)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泰王国关于21世纪合作计划的联合声明》。两国外长在声明中一致表示,“双方将进一步挖掘潜力,加强在金融领域以及在文化、教育、旅游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虽然泰国华文教育发展的势头很快,但其中也存在不少问题。由于泰国政府制定的华文教育政策多变,致使许多华人社团和华人兴办华文教育的积极性受到挫折。现在的第四代华侨华裔中,会讲汉语者屈指可数。随之产生了教师老化、师资不足、后继乏人、教育经费不足、教学设备不够现代化、信息短缺、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为了加强泰国华文教育,并做好准备的工作,泰国政府不断地派泰国中文教师到中国留学,以提高中华语言文化知识,并给予中华语言文化的研究工作以大量的支持。
就泰语在中国发展的情况看,中国一直对泰语教育和培养人才给予支持。1949在南京东方语言专科学校,设暹罗语科,是中国泰语教学中成立最早的一个,标志着新中国泰语教学发展的开始。1975年之前,北京外国语学院、广州外国语学院、广西民族学院也先后设立了泰语专业。1975年云南大学开始教授泰语,到90年代,云南民族学院(现云南民族大学)开设了泰语专业,招收和培养泰语专业本科学生。2000年上海外国语大学宣布设置泰语专业。如今为了中泰文化教育交流和发展,中国对泰语教学进行各种各样的计划,如:北京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院校的泰语专业聘请泰国大学教师为泰语专业学生上课,这将有利于中国泰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本论文主要比较汉语和泰语的人称代词。汉语、泰语同属汉藏语系,汉语的称谓语曾对泰语称谓语产生过影响,但又有着各自的发展途径,因此汉语与泰语的称谓语既有相同之处,亦存在较大差异,两者具有可比性。经过比较研究,对进一步认清汉语称谓语的特点,将汉语称谓语研究推向深入,及汉语称谓语的海外教学都有着较大的意义。

一、 汉泰语人称代词比较研究的意义

汉语的人称代词除了表示尊称的“您”外,其它的都没有语体和语境的色彩,而泰语则不然。数百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和迄今仍保留着的君主立宪体制,使泰国人的封建等级观念根深蒂固,反映在语言文字上,体现为语词也有等级之分。以人称代词为例:表示“我”的第一人称代词受到说话人、听话人、场合等因素制约,如:ผม [pom214] 男性普遍使用;กระผม [kra21 pom214] 男性使用的书面语;ดิฉัน [di21 can214] 女性使用的礼貌的书面语口语;ข้า[ka:342] 对同辈或幼于自己者使用,为非礼貌的口语;ข้าพเจ้า [ka:342 pa35 caw342] 男女可用,普通人用于书面语,皇族用于口语;กระหม่อม [kra21 mom21] 对王亲说话,用于口语;กู [ku:33] 非礼貌、不文明、粗鄙;อาตมา [a:t21 ta33 ma:33] 是和尚的人称代词等等。表示“你”的第二人称代词也因为自己和听话人的关系、场合、语言主题等因素改变而不同,如:เธอ [t:33] 称同辈或幼于自己的人;คุณ [kun33] 称同辈或长于自己的人,是社会通用的礼貌语;คุณ [tan342] 称长于自己或权势高的人,用来表示尊重;แก [k:33] 用于同辈,是口语,表示蔑视;[m33] 是蔑视、不文明、粗鄙的称谓;หนู [nu:214] 称女性、幼于自己者,表示疼爱;โยม [yo:m33] 是和尚用于称普通人等等。
泰语中,不同的人、不同的社会地位、不同的交际场合以及不同的关系,使用的人称代词都不同,而且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二人称代词的用法是配套的。如第一人称代词用 ผม [pom214]“我(男性通用第一人称代词)” ,第二人称代词要与 คุณ [kun33] “你(通用的人称代词 )” 配套使用,第一人称代词用 ข้า [ka:342] “我 (对同辈或幼于自己使用,不礼貌、口语)”,第二人称代词要与 แก [k:33] “你(对同辈,不礼貌的口语)”配套使用。从称谓语的使用就能分别说话人的社会地位等级、交际场合、以及双方的关系。而现代汉语代词表示自称,对称都能用 “我”,“你”、“您”代替。这一点表明了汉泰称谓语的使用差异。本人有一段时间在云南民族学院给泰语专业的中国学生教泰语,发现在使用泰语称谓语时,他们普遍感到困难。这一困难不仅存在于学习泰语的中国学生中,也存在于从事汉泰语教学及汉泰语翻译工作的专业人员中。所以汉泰称谓语的比较研究对于解决这一问题,显然是具有实用意义的。

二、汉泰语人称代词比较研究

人称代词是人们的日常人际交往生活中须臾不可缺少的词类,它起到使交际更为方便、使谈话内容更为精确的目的。从说话者和听话者的关系上看,本文章将讨论泰语的人称代词,分为: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和第三人称代词。
2.1第一人称代词
泰语中与“我”对应的词比汉语划分得细致而复杂。因需要考虑说话人和听话人的性别、年龄、场合以及是否有第三者在场等等因素才能选定一个既准确又适合的“我”。泰语第一人称代词“我”按照礼貌程度从高到低排列如下:
1)ข้าพระพุทธเจ้า [ka:342 pra35 put35 ta35 ca:w342] 是对皇室的正式用语,不论说话人是男女、身份高低,对王族说话时都必须用此词自称。王族内部对上级也使用此词。
2)กระหม่อม [kra21 mm21] 与上词的用法相同,但只用于口语。
3)อาตมา [a:t21 tma:33] 是和尚的自称。说话人没有年龄的限制;听话人也没有年龄、性别、身份限制;口语和书面语通用。
4)ข้าพเจ้า [ka:342 pca:w342] 是中性的礼貌形式,用于替代男性的 กระผม [kra21 pom214] 和 女性的 ดิฉัน [di21 can214] (见后)。在需要强调礼貌的书面语、正式语言场合如会议等使用,听话人的年龄、性别、身份没有限制。王族多用于口语的自称,相当于古时皇帝自称为“朕”。
5)กระผม [kra21 pom214] 是男性最礼貌的第一人称代词,在需要强调礼貌的书面语、正式语言场合如会议等使用,听话人的年龄、性别、身份不限。
6)ดิฉัน [di21 can214] 是女性最礼貌的第一人称代词,它与男性的กระผม [kra21 pom214] 属于同样的等级。在需要强调非常礼貌的书面语、正式语言场合如会议等使用,听话人的年龄、性别、身份无限制。เดี๊ยน [dia:n35] 是此词的变体,社会高等级人物说话时用于口语的自称。
7)ผม [pom214] 是男性最通用的第一人称代词。是礼貌用语,表示谦虚,尊敬,但不如上面所举的恭敬。听话人性别不限。一般用于年长或身份及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也可以用于年幼,但身份和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多用于口语。
8)ฉัน [can214] 是中性的礼貌形式,但女性使用频率较高。听话人没有性别、年龄、身份的限制。既可用于亲密关系的人,也可用于陌生人。它的变体 ฉัน[can35] 多用于同学、同事之间。ฉัน [can214] 是泰语里第一人称代词中最基本、最标准的称谓。不过,有时也因对方身份的不同而变化,比如对方是老师、上级、长辈的亲属,用此词自称则不太礼貌。
9)ตัวเอง [tua:33 e:] 本义是“自己”的意思。在口语中,因不清楚对方的身份、年龄,所以选用ตัวเอง [tua:33 e:](自己)此词代替。长期使用,使此词逐渐具有了“我”的义项。现已成为对不明身份、年龄的人说话时的第一人称代词。多为女性使用。
10)เรา [raw33] 此词既可用于单数,又可用于复数(关于复数的使用,详后)。用于单数时,男女性都可以用于自称;对认识的但不亲密的同辈使用。
11)กัน [kan33] 是男性的礼貌用语。用于平辈的同学、同事之间;说话人与听话人都是男性;表示亲密的关系。
12)เค้า [kaw35] 是青年或男女儿童(女性使用频率较高)对同辈以上的人说话时使用的;一般仅限于小学到中学的学生使用,带有柔媚可爱的语气;经常用于熟人、同学、亲属、邻居之间。
13)หนู [nu:214] 女性用于口语;对年长、身份和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使用,如长辈,亲属、领导、年长者的同事、老师等等。此词多用于表示谦虚,且尊重对方。
14)ข้า [ka:342] 是古泰语上级对下级使用的第一人称代词,用于表示上级和下级的距离。现在是同辈之间比较随便的用语,表示同等和亲密的关系。还可以对下级和地位低的人用,表示蔑视。因词的礼貌程度较低,所以只对同辈以下且较熟悉的人使用,如同学、亲属。另外经常出现在古代小说中。
15) อั๊ว [ua35] 是汉语借词,源词是“我”或“吾”。男女通用。用于泰国华人自称或者泰国人对华人说话时自称。因华人移居泰国时,泰国人对华人比较蔑视,所以此词含有蔑视不文雅的语气,只能用于熟人、同学、同事之间。虽然现在情况已变化,泰国人没有像以前那样蔑视华人,但词的原义和用法还保留着。
16)กู [ku:33] 男女通用。在泰国最早的文字资料素可泰王朝时期的《兰甘亨王碑铭》中,兰甘亨王用กู [ku:33] 为自称。古时无论民间还是国王都通用,是一个很礼貌的称谓语。今天词义发生了变质,即:用于地位低的人,表示蔑视。在同辈之间,只能与关系非常亲密的人使用。它带有不文明及鄙视的语气。

2.2 第二人称代词
泰语第二人称代词由于听话人的性别、年龄、地位、身份、双方的关系、交际场合以及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分为不同的词。泰语第二人称代词以礼貌程度从高到底的排列如下:
1)พระองค์ [pra35 o33] 是皇室用语,说话人不论是男女、长幼、身份高低,对所有的王族,尤其是直系的王族说话时都必须用此词为第二人称代词。在郑重的语言场合使用,可在后面缀以[tan342] 表示更加尊敬。与第一人称代词的 ข้าพระพุทธเจ้า [ka:342 pra35 put35 ta35 ca:w342] 配套。
2)เสด็จ [sdet21] 是皇室用语,说话人不论是男女、长幼、身份高低对所有王族说话时都使用此词,王族之间皆用,用于口语。与第一人称代词的[kra21 mm21] 配套。
3)โยม [jo:m33] 是和尚对别人的称呼。在泰国,出家当和尚的人的社会地位最高,最受人们的尊重与崇拜,故称谓语与一般人的使用不同。和尚不论对任何人,在任何场合都用[jo:m33] 称呼对方。特殊的只有称呼国王为 มหาบพิตร [mha:214 b:33 pit35] “殿下”。此词与第一人称代词的 อาตมา [a:t21 tma:33] 配套。
4)ท่าน [tan342] 礼貌用语,用于对高级人物,如总统、领事馆、省长、院长、校长、人民议会议员等等。说话人与受话人双方不受年龄和性别的限制。与第一人称代词的 กระผม [kra21 pom214] (男性礼貌)、ดิฉัน [di21 can214] (女性礼貌)配套。
5)[kun33] 是第二人称代词当中最通用,最基本和标准的称谓;在社会上使用频率最高;说话人与受话人双方没有年龄和性别的限制。与第一人称代词的[can214] 配套。
6)เธอ [t:33] 男女通用,表示年龄、身份、地位同等关系,也用于地位高对地位低的熟人,如师生、同学、同事、夫妻之间等等。在地位同等之间使用表示互相礼貌;而对下级使用,则表示保持距离。与第一人称代词的 ฉัน [can214] 配套。
7)นาย [na:j33] 是男性对同性的同学、同事使用的礼貌称谓语。表示亲密的关系,与第一人称代词的 กัน [kan33] 配套。
8)หนู [nu:214] 作为第一人称代词时,是年幼或身份地位低对年长或身份地位高用于自称表示谦虚。当作为第二人代词称呼对方时,则表示对对方的慈爱,用于口语。
9)ตัวเอง [tua:33 e:33] 本义是“自己”的意思。除了引申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外,还可用于第二人称代词。多是女性对同辈和关系密切的人使用,带有柔媚可爱的语气。一般只是年幼儿童使用。与第一人称代词的 เค้า [kaw35] 配套。
10) ลื้อ [l:35](汝)是汉语借词,在泰语中含有不文雅的语气,因此此词只能对熟人、同学、同事使用。与第一人称代词的 อั๊ว [ua35] 配套。
11) เจ้า [caw342] 男女通用,限于平辈或年长对年幼使用。长辈用于晚辈频率较高。此词一般在古典小说中使用,城市里的人在日常用语中少用。在农村里普遍使用,尤其在泰国东北地区。此词与第一人称代词的 [ka:342] 配套。
12)เอ็ง [e33] 男女通用。一般用于平辈之间和年长对年幼。此词与เจ้า[caw342] 相似,但เอ็ง [e33] 多用于平辈之间。与第一人称代词的 ข้า [ka:342] 配套。
13)แก [k:33] 男女通用,限于平辈之间或年长对年幼、地位高对地位低、上级对下级使用。与 เจ้า [caw342]、เอ็ง [e33] 相似,但前两者并不表示蔑称,而แก [k:33] 此词含有蔑视的语气。与第一人称代词的 ข้า [ka:342] 配套。
14)มึง [m33] 粗俗、不文明的词,男女通用。一般是社会低层的人使用。经常在詈语、粗鄙的话题中出现。在一般情况下用此词称呼别人表示严重的蔑视。在非常亲密的同学之间使用表示亲切的关系,但仍有不文明的语气。 此词与上述第9)、10)、11)三个第二人称代词相比最为粗鄙。与第一人称代词的กู [ku:33] 配套。

2.3 第三人称代词
汉语人称代词系统中第三人称代词主要有“他” 和 “她”。“他” 指代男性,“她”指代女性,使用频率都很高。虽说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有男女区分,但只是在文字上的区别,实际上可以说两者都是同一个词。 而泰语则不同,由于性别、身份、辈份、人际关系不同,第三人称代词都不同。以下按照礼貌程度从高到底排列如下:
1)พระองค์ [pra35 o33] 是皇室用语,说话人和听话人没有性别、年龄的限制。当涉及到国王及王族时,不论是在正式语言还是口语中,不论说话人地位高低,对王族的第三人称代词都必须用此词。此词的礼貌程度与第一人称代词的ข้าพระพุทธเจ้า [ka:342 pra35 put35 ta35 ca:w342] (皇族自称),第二人称代词的 พระองค์ [pa35 o33](皇族对称)同等。
2)เสด็จ [sdet21] 是皇室用语,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没有性别、年龄限制,用于王族。说话人与称呼对象关系较密切,只用于口语。此词的礼貌程度与第一人称代词的 กระหม่อม [kra21 mm21] ,第二人称代词的เสด็จ [sdet21] 同等。
3)พณฯ ท่าน [pna35 tan342] 是专门称呼国家总统的第三人称代词,说话人与听话人双方没有性别、年龄及地位高低的限制。此词的礼貌程度与第一人称代词的 ข้าพเจ้า [ka:342 pca:w342] “我(中性礼貌)”、กระผม [kra21 pom214](男姓礼貌)”、ดิฉัน [di21 can214](女性礼貌),第二人称代词的 ท่าน [tan342] 同等。
4)ท่าน [tan342] 是对高级人物的第三人称代词,表示礼貌且尊重。说话人和听话人没有性别、年龄的限制,但是限于地位低称呼地位高的人。此词的礼貌程度与第一人称代词的ข้าพเจ้า [ka:342 pca:w342](中性礼貌) 、กระผม [kra21 pom214](男性礼貌)、ดิฉัน [di21 can214] (女性礼貌),第二人称代词的ท่าน [tan342] 同等。
5)เธอ [t:33] 用于女性,一般用于平辈之间表示疏远关系。此词的礼貌程度与第一人称代词的ผม [pom214] (男性礼貌)、ฉัน [can214] (女性礼貌),第二人称代词的เธอ [t:33] 同等。
6)เขา [kaw214] 是第三人称代词当中最基本,最常用的词。既可以用于疏远关系,又可以用于亲密关系。男女,长幼通用。但如果用于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则不太礼貌。此词的礼貌程度与第一人称代词的 ผม [pom] (男性礼貌)、ฉัน [ can214] (女性礼貌),第二人称代词的 ท่าน [tan342]同等。
7)แก [k:33] 比较粗俗,男女通用,一般用于年长者的熟人,表示亲切关系。此词的礼貌程度与第一人称代词的 ข้า [ka:342] “我(粗俗)” ,第二人称代词的เจ้า [caw342]、“你(长对幼)”、เอ็ง [e33]“你(粗俗)”、แก [k:33] “你(粗俗,轻蔑)”同等。
8)อี [i:33] 是汉语潮州话借词,在华人家庭使用。经过长期使用被吸收到泰语词汇中。用于口语,表示熟悉,亲密的关系。此词没有性别、年龄、地位的限制。用于平辈、平等关系的人之间,表示亲切;而用于年长或地位高的人则有不礼貌的语气。此词的礼貌程度与第一人称代词的 อั๊ว [ua35]“我”,第二人称代词的 ลื้อ [l:35] “汝” 同等。
9)มัน [man33] 主要是用于动物及物品。当用于人时,只对平辈以下的人使用,表示亲切。对长辈或地位高的人使用是非常不礼貌的称谓,含有鄙视的意思。此词的礼貌程度与第一人称代词的อั๊ว [ua35] “我”,第一人称代词的 กู [ku:33] “我(粗鄙)”,第二人称代词的 มึง [m33]“你(粗鄙)”同等。
从以上汉泰语的人称代词对比可见,泰语由于不同的性别、辈分、地位、关系、语言场合以及语言动机等,人称代词都有所不同。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我” 对应泰语 16 个不同的词;汉语第二人称代词的 “你、您” 对应泰语 14 个不同的词;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 “他、她” 对应泰语 9 个不同的词。除了这些因素之外,是否有第三人在场也影响泰语人称代词的使用,如:同学之间平时使用不文雅但表示亲密的词กู [ku:33] “我(粗鄙)” 为自称、มึง [mN33] “你(粗鄙)”为对称、มัน [man33] “它(粗鄙)” 为他称。而在老师或长辈面前则不能用这套称谓,便改称 ฉัน [cHan214] “我(礼貌)”、เธอ [tH«:33] “你(礼貌)”、เขา [kHaw342] “他、她(礼貌)”,这完全是为了尊敬老师而改变的称谓语。同样,在正式语言场合和私下闲聊时人称代词都不一样。语言动机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求助动机、礼貌动机、交流动机、感情动机的不同,人称代词有所不同。如:表示求助和礼貌时第一人称代词用 กระผม [kra/21 pHom214] “我(男性礼貌)”和 ดิฉัน [di/21 cHan214] “我(女性礼貌)”,第二人称代词则用 ท่าน [tHan342] “您”;在交流时第一人称代词用 ฉัน [cHan214] “我(通称)”,第二人称代词则用 คุณ [kHun33] “你(通称)”。在表示爱意时第一人称代词用亲属称谓语,第二人称代词则用หนู [nu:214] “你(慈爱)”。在愤怒之下第一人称代词用กู [ku:33] “我(粗鄙)”时,第二人称代词用มึง [mN33] “你(粗鄙)”。泰语人称代词的繁杂性是华人难以想象的。

结论

从以上对照可看出,泰语人称代词的细致区分主要因为泰语注重性别、年龄、身份、地位、场合、动机等因素,有敬称、等称、通称、蔑称的区分,而汉语则基本忽略了这些方面的区别。泰语表达方式的重要特征是在交际活动中根据说话人、听话人及第三人之间的尊卑、优劣、长幼、亲疏等关系的差异而采用不同的交际态度和语言表达形式,泰语人称代词的特征充分表现出了这一点。
中泰两国的文化、伦理几乎可以说非常相似,男女有别、长幼有序、亲疏分明、地位高低的概念非常清楚。但是相似的文化、伦理在语言中的表现却并不一定相似。汉泰语人称代词的巨大差别是最明显不过的例证。相对于泰语人称代词的细致区分,汉语是概称。而在“亲属称谓语”方面,汉语有细致的区分;而泰语则用概称。通过比较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汉语和泰语的正确理解与应用,并深刻领会词汇所体现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 曹 复.方兴未艾的泰国华文教语[R].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http://www.china.org.cn/chinese/WISI/2252.htm
2. 陈 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 郭 熙.中国社会语言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 胡明扬.汉语礼仪用语及其文化内涵[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5. 马宏基,常庆丰.称谓语[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6. 戚盛中.泰国.[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
7. 孙维张,吕明臣.社会交际语言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
8. 许余龙.对比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9. 杨德峰.汉语与文化交际[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0. 于维雅.东方语言文字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外文文献
1. Aroonmanakun, Wirote Extending Focusing for Zero Pronoun Resolution in Thai ,PhD.Dissertation, Georgetown University, 1999.
2. Kullavanijaya Pranee,Power and Intimacy: a Contradiction in a Thai Personal Pronoun , Festschrift in Honor of Stanley Sarasota, 1997.
3. Palakornkul A., A Sociolinguistics study of pronominal usage in spoken Bangkok Thai,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 5, pp. 11-41. ,1975.
4. Simpson R. C.The many I’s of Thai: Gender Differences in self-reference,
Presented at Annual meeting of New Ways of Analyzing Variation conference,
October, 1996. 11,199.

作者简介:
魏清、男、泰国乌汶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研究方向汉泰语言文字学。

ไม่มี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แสดง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